庐山:云雾绿茶的由来

分享
庐山云雾是中国著名的传统绿茶,因庐山终年云雾缭绕而得名。
庐山不仅以茶叶闻名于世,而且还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美景。古往今来,庐山吸引了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和学者,包括以名作《桃花源记》闻名于世的陶渊明。著名诗人苏轼也写过一首关于庐山的诗《题西林壁》。
云与雾
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境内,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。庐山北临长江,南接鄱阳湖,水分蒸发不断,在潮湿气流的阻挡下形成云雨。再加上山泉和瀑布的存在,每年约有200天有雾。
日照的缺乏、昼夜较大的温差、肥沃的土壤、温和的气候,所有这些都有助于茶树在这种环境中的生长。这些茶树芽叶肥壮,白毫明显。云雾滋润芽叶,使茶油芳香馥郁。采摘这些茶叶并加工成茶后,茶叶外形美观,口感极佳。
庐山云雾的历史
庐山的茶叶种植可追溯到汉代。据史料记载,东汉时期,庐山有300多座寺院,僧人会登上陡峭的悬崖,采集云雾中的野茶。
东晋时期,庐山成为著名的佛教中心。名僧慧远在山上居住了三十多年,吸引了其他僧人和弟子。他弘扬佛法,促进了庐山茶叶种植业的发展。
到了唐代,庐山茶已声名远播。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庐山居住过,他生动地描述了自己在庐山的生活,提到了香草园、茶园以及他与野生动物的联系。
明代,《庐山志》中出现了“庐山云雾茶”这一名称。据记载,这些茶叶源自鸟类叼来的种子,这些种子在岩石缝隙中觅食。获取这些野生茶叶的难度很大,庐山寺院的僧侣在茶叶的培育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庐山云雾茶可以说是茶与禅的和谐统一。
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,庐山云雾茶的种植得到了蓬勃发展。目前,庐山的茶园面积已超过820公顷,其中以五老峰和汉阳峰之间的茶叶品质最高,得益于这里终日云雾缭绕。
生产方法和特点
精致的庐山云雾绿茶采用新鲜采摘的茶叶制作而成,由展开长度约为3厘米的一芽一叶组成。茶叶经过九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,包括杀青、抖散、揉捻、炒二青、理条、搓条、拣剔、提毫、烘干。每一道工序都经过精心制作,以确保茶叶的最高品质,并保留这种独特茶叶的鲜明特征。
路上云雾的茶芽细嫩,白毫纤细,干茶条索紧实。其香气沁人心脾,萦绕不散。滋味甘醇,令人愉悦。茶叶色泽清澈明亮,增加了视觉吸引力。冲泡后,茶叶变得柔软、翠绿、分布均匀,提升了这款精致茶叶的整体品质。
庐山云雾的荣誉
1971年,庐山云雾茶被中国政府正式列为著名特产绿茶之一。1996 年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(UNESCO)授予庐山地区世界文化遗产称号。2010 年,中国也正式承认“庐山云雾茶”为受保护商标。
庐山的文学作品
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,许多诗人和学者都曾登临庐山寻找灵感。苏轼的《题西林壁》和陶潜的《桃花源记》是其中最著名的两篇作品。
苏轼关于庐山的诗
这是苏轼关于庐山的诗句:
横看成岭侧成峰
远近高低各不同
不识庐山真面目
只缘身在此山中
李白的诗:《望庐山瀑布》
下面我们要分享的是李白的一首著名的诗,描写的是庐山的壮丽瀑布:
日照香炉生紫烟
遥看瀑布挂前川
飞流直下三千尺
疑是银河落九天
《桃花源记》的传说
《桃花源记》这是陶潜于公元 421 年写下的故事。陶潜思乡心切,毅然弃官归隐庐山。
故事发生在一个政治动荡的年代,讲述了一个渔夫偶然发现一个隐秘天堂的故事。他乘船驶入一条被盛开的桃树环绕的河流,发现了一个石窟,石窟通向一个与世隔绝的村庄。村民们都是在内乱中寻求避难的人的后代,对政治变革一无所知,过着幸福的生活。渔夫受到热烈欢迎,但被警告不得透露这个避难所的存在。尽管如此,他还是标记出了自己离开的路线,并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别人,然而其他人在寻找这世外桃源的过程中徒劳无功。
如今,“桃花源”一词也被用来形容“理想的地方”或“不切实际的梦想”。